聚焦智能座舱核心工艺,振华真空光学镀膜解决方案全覆盖

文章作者:振华真空
阅读:24
发布时间:2025-07-29
返回上一级

在汽车智能化的深度演进中,智能座舱正成为整车价值的新增长点。车载显示、智能后视镜、HUD抬头显示、发光车标、氛围灯等一系列关键部件,对外观视觉、功能集成及环境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也同步催生了对高性能光学镀膜工艺的迫切需求。


聚焦智能座舱核心应用场景,振华真空推出覆盖车载显示、玻璃盖板、智能后视镜、HUD、车内发光结构件等多个方向的专业镀膜解决方案,助力零部件制造商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稳定量产。


一.大平面光学镀膜生产线:解决智能后视镜大尺寸玻璃加工难题


超多层光学镀膜生产线.jpg


随着CMS智能后视镜加速替代传统外后视镜,其配套镜面结构也逐步迈向大幅面、薄型化、多功能集成。但在实际加工中,大尺寸玻璃因其形变量大、边缘膜层控制难而成为传统设备的“盲区”,尤其在量产中易出现膜厚偏差、工艺不稳定等问题。


振华真空推出的大平面光学镀膜生产线,专为大幅面光学基材设计,具备以下能力:

超大工件兼容能力:腔体尺寸适配1600mm×630mm玻璃,可轻松处理CMS系统所需的长条形、非标结构件;

连续式运行架构:整机支持50s级镀膜节拍,便于与上下游自动化上下料、搬运设备无缝衔接;

多层膜结构支持:系统支持多达14层精密膜层叠加,重复性控制优良,稳定满足反射率、色调、耐久性等性能指标。


适用场景:CMS镜片、车规级反光玻璃、功能导电玻璃等


二.SOM-2550连续式磁控溅射光学镀膜设备:推动车载显示屏向“更清晰、更耐用”演进


车载中控屏、仪表屏、后排娱乐屏等不断向高清、高亮、低反射发展。另一方面,玻璃盖板还需具备9H级抗刮、防污性能,这对膜系结构的集成度、膜层均匀性、膜质致密性都提出严苛要求。传统电子束蒸发方式在这一阶段逐渐难以胜任高端显示模组的制造需求。

SOM-2550连续式磁控溅射光学镀膜设备,正是为解决车载光学玻璃在高性能和高效率之间的矛盾而生:

高效生产能力:最大镀膜幅宽1100mm,有效面积达8平米,单机产能为传统设备的3.2倍;

膜层一致性控制强:均匀度控制优于±1%,特别适配对亮度一致性、颜色均一性要求高的车规项目;

复合膜功能全面:支持AR、NCVM、AF等膜层叠加组合,膜层透过率高达95%,反射率低于1%,表面硬度可达9H。

适用场景:中控显示屏盖板,触控玻璃等。


三.GFM1916磁控溅射光学镀膜设备:解决HUD高精度光学镀膜需求的系统


HUD的核心部件——投影玻璃,对光学膜层的均匀性、折射率稳定性、附着力有极高要求。传统工艺中,膜层易因致密性不足,在冷热冲击或湿热条件下出现起雾、剥落、光学性能漂移等问题,严重影响终端视觉效果。


GFM1916专为解决HUD玻璃“高性能、高稳定、高复杂度”三大难点而打造,具备以下优势:


多形状兼容架构:采用圆筒式工件架配合公转+自转结构,可同时装夹多种形状工件,装载量比传统设备提升2倍;


复合膜系支持能力强:设备集成PVD主系统、CVD辅助系统及高能离子源,镀膜致密性、附着力及折射率控制显著提升;


精控系统全面升级:内置晶控监测+SPEEDELO闭环控制,实现膜厚精度动态调节,反射率可达90%以上,满足高端HUD光学性能标准;


高环境适应性:沉积膜层不易吸附水分子,能在湿热、冷热冲击等条件下保持光学特性稳定。


适用场景:HUD/AR-HUD,玻璃盖板等。


四.ZCL1417汽车行业专用镀膜设备:应对多种类车内功能件的柔性化挑战


随着座舱内部氛围设计日益精细,发光车标、灯饰导光件等装饰功能件对镀膜工艺提出了“高光泽、低污染、批量、灵活”的多重挑战。以往工艺需分多道工序完成金属膜与保护膜层,频繁上下料导致表面划伤、膜层污染等问题,增加返修风险与良率压力。


ZCL1417是一款为复杂膜系结构与频繁产品切换场景定制的复合型设备,满足客户一机多用的需求:


多工艺一体集成:整机融合磁控溅射、电阻蒸发、CVD以及MF离子清洗技术,客户可根据产品要求灵活组合镀膜方案;


一次完成叠层膜制备:设备支持金属膜与保护膜的同步沉积,减少搬运次数,降低膜层污染风险;


双门立式结构设计:结构紧凑,适合放置在已有产线空位内,可灵活切换多型号订单,满足车企项目化交付模式;


自动化能力强:操作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控制,减轻对操作人员经验依赖。


适用场景:发光LOGO、车内灯饰导光件、功能性内饰膜片等.


——本文由真空镀膜设备厂家振华真空发布。

分享文章到: